國貿大廈A座為何沒冰掛
什么是冰掛?
冰掛,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是指超冷卻的降水碰到溫度等于或低于零攝氏度的物體表面時所形成玻璃狀的透明或無光澤的表面粗糙的冰覆蓋層。
在冬天,冰掛常常能夠成為一種景觀,比較著名的有壺口瀑布冰掛、九寨溝瀑布冰掛等。在我們日常生活里,也時常能夠在各種欄桿、屋檐、橋梁處見到冰掛現象。
國貿大廈A座,高330米,冬季積雪融化后,在其塔冠區域平面鋼梁位置,極易產生冰掛現象,存在墜落隱患。但是,你想過嗎?為什么你從沒聽說過國貿寫字樓有飄冰問題?
這就要歸功于國貿中心物業部和國貿項目部專業技術小組貢獻的黑科技。
鋁板按照70°拼接成“Λ”型材
為有效減少飄冰問題,物業部及國貿項目部專業技術小組經多次論證,采用了改變鋼梁表面形狀與納米涂層相結合的方案。2017年12月,專業小組在國貿大廈A座塔冠橫梁上先做了兩處樣板,使用鋁板按照70°拼接成“Λ”型材,并在型材上噴涂疏水涂料進行實驗。
國貿大廈A座
首先,拼接成“Λ”字形安裝在平面鋼梁上,斜坡角度不小于70度且兩側端部超出平面鋼梁邊緣10毫米形成滴水檐,防止水滴流到鋼梁側面,從而防止產生冰掛。
其次,噴涂采用“荷葉技術”的防冰雪涂料——荷葉從來不沾水,葉面的絨毛調整水珠與葉面的接觸角度大于150度時,只要葉面稍微傾斜,水珠就會滾離葉面。根據這一原理,“荷葉技術”的防冰雪涂料也因此能夠有效防止水滴滯留,從而防止產生冰掛。
常見的冰掛形狀
橫梁上加裝”Λ”型材的國貿大廈A座
實驗成功后,國貿大廈A座塔冠依此進行了全面改造,將飄冰情況的發生幾率降到最低。